一、劝君更尽一杯酒作者
1、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刘学锴)
2、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3、《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阳关曲》《阳关三叠》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大意是:奉劝朋友你再喝一杯美酒,(因为)出了阳关后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这是一首赠别诗。朋友西出阳关,远离中原,“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是对朋友的关怀,也是对朋友的不舍。那首著名的古琴曲《阳关三叠》也是以此诗为背景的哦!
4、最后我还是想说几位我所认识的陕西人西安人的名字,郧卫胜、罗炜、许石林、杨春林、赵京良、李敢、杨凯……不知有没有机会听他们用西安话来吟诵一遍《渭城曲》。
5、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6、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7、“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清晨细雨,将杨柳的青翠的颜色洗出,所以说“新”,在这里又因为杨柳的“新”色,映照出客舍的“青青”来。
9、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4 阳天: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快乐注释及记忆技巧
14、劝君更尽一杯酒:作者王维、题目《送元二使安西》。
15、而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写与酒有关的“饮、杯、酿、酣、醉”等,竟有16处之多,难怪“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看来欧阳修这千古名篇,酒是首当其功的。
16、“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17、表达对朋友真挚的感情,表达对朋友远去的一种想念与祝福.是诗人对朋友到边塞后的无限关切和深切感慨。
18、也不知多少人,几杯酒下肚,七分醉,三分醒,忘记平日的矜持、稳重,大家从推三阻四到换大杯,抡酒瓶,平日里不敢说的,大声说,海阔天空,高谈国家大事,领导趣闻,杯盏中碰撞出万丈豪情,或戏歌醉舞,“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青”,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喝着喝着,亲密无比,素不相识的人,结缘酒桌,喝着喝着,称兄道弟,真是“千秋大业一壶茶,红尘万丈三杯酒”。
19、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20、从此,喝酒的名气就像钢印一样刻在我身上,乃至今日,朋友,同事,同学,只要相聚,喝酒是必须的。我被划到爷们那一拨,红酒,饮料为女士们倒上,唯我与男同胞一样,白酒伺候,这令我很尴尬,也很无奈汗颜,但又只能顺应民意,勉强为之。一来二去“女中豪杰,酒中英雄”之名,扩大实事,
二、劝君更尽一杯酒是谁写的
1、“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2、“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5、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6、作为诗词的首句,诗人写下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
7、你的每个分享、点赞、在看,都是鼓励!
8、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浥”(yì)字在这个用得非常妙,点出这场小雨打湿了空气中漂浮的灰尘,让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方便远行的人驾车离开。
9、聂绀弩:画报社鱼酒之会赠张作良
10、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11、译文: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
12、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
13、从清朗的天气,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诗人用短短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14、分别出自两首诗。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怜君何事到天涯出自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15、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6、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17、劝君更尽一杯酒的作者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
18、天色已晚,渭城昏暗的烛光下,两人聊着往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19、如果说崔颢的《渭城少年行》是写实的,那么王维这首《渭城曲》就是他一贯的“佛系”写法,将所有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感受都浓缩在28个字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现实生活和内心感受,在无言处给人以千言万语的诉说,在离别时给人以千百次重逢的期待。诗人更在这一杯酒中写尽了人间悲欢,人生无论得意失意,不管相聚还是别离,无非就是一杯酒的事。
20、邀请你把孩子的答案和学习的感受在文末留言区告诉我们哦。
三、劝君更尽一杯酒作者是谁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3、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景色,四句开始描写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字面的含义是劝你再喝一杯酒吧,因为从此分别后,出了阳关就再不会有老朋友了。表达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眷恋,看似豁达,劝勉朋友不要伤心,实则是将悲伤的情感压抑住,更让人感到分别的悲伤。
5、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6、一天之内烈日当空时挥汗如雨,明月高挂,则又地冻天寒,再加上少数民族生性剽悍,战争杀戮总是说来就来,好不容易才平安的回到了长安,与好友元某重聚,还没来得及倾诉自己的痛苦,却又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
7、风沙走石会夹道欢迎元二的,而漫漫前路却再也不会遇见一个如王维一般的好朋友了。
8、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9、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其送行之地是渭城。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10、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
12、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13、家长在给孩子讲完了之后,还可以提问孩子,进行互动哦。
14、劝君更尽一杯酒下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原文:《渭城曲》(作者)王维(朝代)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15、⑴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阳古城。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⑵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润湿。
18、参考: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20、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四、劝君更尽一杯酒是谁写的诗
1、渭城曲 (王维).唐代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下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原文:《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朝代)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回复“古诗词”,领取资料
5、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6、家在梦中何日到:作者卢纶、题目《长安春望》。
7、⑷更尽:再喝干,再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