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的诗句(134句好句)

2024-04-08 07:08:40 59 0

一、描写竹子的诗句

1、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2、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3、茂林处处见松鼠(宋·陆游·《初春幽居》)静坐时看松鼠饮(宋·刘子寰·《满江红》)昼岩松鼠静(宋·林逋·《湖山小隐》)荒村客到松鼠奔(明·陶望龄·《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松鼠下阶走(宋·蔡槃·《游古寺》)屋上鹤巢走松鼠(明·李延兴·《题画》)树深松鼠竞(明·孤松秀上·《仙岩山居(三首)》)

4、山上长满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发了芽,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好像起伏着的大海的波涛。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6、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7、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诗人创作的歌诗。

8、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9、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10、尤其是诗人描摹竹子的形态时,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色彩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忧愤。

1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3、这是一种怎样的怨愤呢?清代学者姚文燮在为李贺的诗集作注时,曾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语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述:“良材未逢,将杀青以写怨;芳姿点染,外无眷爱之情,内有沉郁之恨。”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5、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6、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17、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8、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亦堪称咏竹好诗。

19、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20、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二、描写梅花的诗句

1、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4、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5、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8、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

9、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10、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11、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1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3、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14、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15、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16、翻译: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17、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8、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19、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20、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三、描写柳树的诗句

1、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5、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6、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7、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8、开篇两句“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意思是说:刮去竹上的青皮写下我楚辞般的诗句,白粉光洁香气浓郁留下一行行黑字迹。这两句描述诗人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

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0、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1、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12、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13、当春风还没有融进残寒时,新竹笋就让春风拂去层层笋衣,逐渐换上一身嫩绿的新装活像天真活泼的姑娘,亭亭玉立在一片春光中。竹子长到一丈多高,就开始长叶子,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翠绿的十分鲜嫩。到了天高气爽的秋天,竹子换叶了,黄叶纷纷落叶,秋风吹来那竹叶漫天飞舞,很壮观。

14、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真君子,正直挺抜,不惧寒暑,四季长青,她刚正、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有担当。

15、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16、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7、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18、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9、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20、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四、描写竹子的诗句

1、翻译: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

2、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3、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4、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首句短短七个字,既有动作,又有情思,蕴意十分丰富。

5、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6、它们迎着春风,贪婪的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7、寰域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8、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9、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10、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11、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12、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1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4、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15、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1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1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8、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20、后两句“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大意是说:新竹无情但却愁恨满怀谁人能够看见?露珠滴落似雾里悲啼压得千枝万枝低。这两句着重表达诗人怨恨的感情。

五、描写竹子的诗句托物言志

1、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2、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5、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8、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9、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10、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1、翻译: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12、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1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4、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5、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16、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17、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8、白居易的《咏竹》“不用裁为呜风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自纷纷雪里看。”表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追求及处事态度。还有他的“竹解心虚即我诗”等

19、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2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六、描写竹子的诗句

1、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2、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4、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5、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6、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7、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

8、(作者)郑燮(朝代)清

9、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0、▶赏析: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将诗人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

11、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12、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13、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14、“无情有恨”,指的是诗人在竹子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恰恰是长期积郁在诗人心中的无法抑制的怨愤导致的。

15、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6、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7、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1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19、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20、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1、(作者)岳飞(朝代)宋

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5、▶赏析:白居易爱竹、咏竹、种竹、玩竹、赏竹、食竹,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竹”字不少于三百处。在《白居易集》中以咏竹为题的就有十六首,这些诗作成为白居易咏物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蕴。在对竹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美学追求,赋予竹虚怀亮节、坚贞不移的品德。

6、(作者)苏轼(朝代)宋

7、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8、摘自百度诗经·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选》P200叠石流泉,茂林修竹。——晋·王羲之《兰亭序》竹亦得风,夭然而笑。——苏轼修竹凝妆,垂杨系马。——宋·陆睿词句“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10、竹子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古人也经常以竹子来托物言志来抒发情愫,自古流传下来的带有竹的诗歌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分享:

11、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3、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4、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