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108段摘抄)

2024-02-17 12:25:36 59 0

一、现代诗歌鉴赏

1、不会吓跑任何事物不会激起欲望

2、(选自《2017年中国新诗排行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第三节又是一转,镜头重新聚焦在“我”身上,但却又进入了“我”的内心: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这里迅速地引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马蹄是美丽的,却又是错误。显然,第二句正是对第一句的回答。

4、祭钟从高空撞动,滴血红殷,

5、星之葬余光中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6、(选自《总有一条路通向故乡》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2月1日)

7、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8、意境。一首诗必须要一个中心思想且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内容要贴近现代实际,立意要高远。

9、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10、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11、忐忑、不安,却饱含真心和勇气。

12、“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13、《夜静》作者简介:林涛,笔名青马,科学工作者,河北青县人,现旅居国外。

14、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15、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

16、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17、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18、也许,你眼中的我,太会照顾自己,

19、第三节是第二节的回环,“以凋敝的方式离家出走”为什么凋敝?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答案显而易见,文字背后,把一些现实里的种种遗失和残败都间接的表达了出来。现实是什么样的现实?信仰缺失,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污染在发展的旗帜下,雾霾时常来遮蔽天空;各种唯利是图互相戕害!这些都需要去向远逝了的祖先祈要治疗的药方。那些方子,都在传统的赋比兴里,需要“孝子”通过语言的传承、文明的传承来传播给病了的世人,拯救世人。

20、我想大声呼唤,喉咙已被阻挡。我想快步追上,拉住它的衣裳,双腿已被羁绊,无法走到它的身旁。它轻轻地走了,慢慢地走了,它带走了那洁白的丝麻,带走了它那颗炙热的心脏,带走了那即将成熟的黑色珍珠……

二、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1、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我会告诉你,其实我一直在等你。

2、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有人要石匠为他凿世上最高的碑

4、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5、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两种。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工笔、诗中有画、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以少总多、以小见大等。⑵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和想象、抑扬关系(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似贬实褒、似褒实贬)、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等。

6、石匠是社会底层劳动者中的一个群体,诗人车延高眼光向下,聚焦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世界,拿起手中的笔,从石头里凿出坚硬的诗意,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爱憎情怀。作为积极入世的诗人,车延高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浓郁的人文情怀观照生活,他的作品不仅承载了强烈的个人修炼意识,而且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人群的观照渗透出明显的担当意识,呈现出诸多精美的诗歌文本,应该得到读者的尊重。

7、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诗人高尚的理想?

8、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9、B(“直接点明”之说有误,作者在此并未明白说出,而是设置了悬念。)

10、耻恨印记烙在每个男女的面纹,

11、鉴于诗歌语言以上的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12、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13、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4、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15、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16、“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17、对于成功,是需要落实的,而在行动的过程中未免有许多风雨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东西才更能丰富你行走的道路。一直向前。一切顺利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美感的。因为经历过的人生才是美丽的。要想成功,要想有自己的舞台,要想为自己或长或短的生命增添斑斓的色彩,我们就前进吧,和着风伴着雨。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18、这种感情非此意象难表达。诗的第二节接着写道:“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花开还要“慎重”,可见不是随意开放,只是为“你”而开放,将“我”“最美丽的时刻”奉献给“你”。“朵朵”,花开热烈,正因为“我”对“你”爱得热烈。“前世的期盼”照应诗的第一节“求了五百年”,说明这种热烈的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使人联想到爱情的逾久弥坚。

19、欢迎下方留言交流,点赞支持

20、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三、现代诗歌鉴赏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或许人一生可以爱很多次,然而总有一个人可以让我们笑得最灿烂,哭得最透彻,想得最深切。

2、苘麻花的影子修长、修长,它渐渐地向我走近了,向我靠近了,它手捧着缕缕圣洁的丝麻,献给了我,献给了妈妈。此时,儿时的苘麻又回到我的身旁……

3、凿出柱墩、基石、门当、石狮和街石

4、押韵。现代诗虽然没有严格的押韵要求,但是也要做到基本押韵,读起来通顺而流利,不拗口。

5、“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7、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

8、祭钟警醒梦中人——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赏析

9、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10、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11、自然的门徒在山水间散步,

12、如果有一天,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你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13、赏析者简介:叶秀兰,笔名伊君、迎笑。喜欢写作和绘画,写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等。绘画作品经常参加专业大赛和展览。

14、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99年高考阅读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15、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16、诗人用“留神于它的限制”赋予卵石以理性的人格,卵石懂得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边界,它用理性控制自己,确保自己的完整,“确切地充满了”表达了卵石既不想越出自我,以扩大疆界来增加自我,也不想因为任何因素减少自我,总之,必须是准确地等于自己,以保证自己的圆满自足。

17、整首词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紧密结合的完美体现,也是毛泽东爱国智慧的集中反映。毛泽东说过:“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而战。”

18、在第一段结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得积极乐观,在整个诗句内部没有否定性的因素,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装满幸福,朝向广阔的海,她的温度是春天,面容是鲜花。作为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一句勾画出明天的“我的幸福”。当只涉及“我”的时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俗生活是和谐的,亲密的,它们共同构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一首好的诗歌,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都应该有一个共同标准。

20、这种以画面、情景来外化内心的方式接下来得到反复、强化,但又有些微不同。“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让人联想起以下的画面:天边一轮将落的夕阳(向晚),脚下是狭长冷清小巷中的青石板路。同样采用形象的画面外化内心,这个画面的意味却隐藏更深,因此也更加隽永。

四、现代诗歌鉴赏1500字

1、这首诗题目所唤起的想象,是江南春天美好的景象:桃花盛开,绿草成茵,这种动人春色也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然而“七七”事变后,美丽的江南遭到日军铁蹄的蹂躏,“生活于这样苦难的时代,也就是使每个人受到严重考验的时代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所见、闻、思、感的是何等对象,谁能默然无动于衷?”(王统照《江南曲自序》)王统照的这首《正是江南好风景》一诗扣住了1938年春季的时代特点,以江南为背景展开了构思和描写。

2、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3、第三节,写树的呼唤。秋凉叶落,树光秃秃的,诗人“站在这株孤独的树下”回忆过往岁月,伤心不可避免,但与“孤独的树”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没有什么伤心/比孤独的树更加伤心”,强化了树的伤心,为诗歌的结尾蓄力造势。你看,那株“落尽叶子的树/只有用伸向天空的树枝/向四季呼唤”,向泥土和旷野呼唤,“冬天过去/春天早来”。这树是万物的代言人,表达着万物的共同心声。这个结尾,虽有落于俗套之嫌,但顺其自然,顺理成章:一心向善,向往春天,就必然会焕发蓬勃的力量。对自然而言,春天是最博大的善;而对人类而言,善是最美好的春天。

4、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鉴赏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仍以闻一多先生的《也许——葬歌》为例(原诗见上)——

5、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6、诗歌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恰当的一项是()

7、青马诗作的特点:托物抒情,委婉含蓄,内涵丰富,又不乏热情奔放,耐人寻味。

8、《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9、“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

10、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11、说实话,我喜欢现代诗,我个人习惯从网上翻阅,有我需要和喜欢的,我就收藏起来,有时间我再仔细看一看,读一读,我已经习惯这样的学习习惯。这种方式好处就是有不同的程度,选择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这就不需要动不动就专业术语,你可以试试哦!

12、鹅黄色绒绒的花朵,含情脉脉,无比芬芳;争先绽放的花蕾,清纯可爱,夺目闪光;还有几颗将要成熟的果实,经过时间的洗礼,黑色的珍珠已经内藏。我沉醉于美的渴望,

13、C(诗人以煤的形成历史作比,主要隐喻自己长久积蓄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14、一棵树的人格力量——冰客《向善而生的树》赏析

15、如何考虑“平仄”,先总体考虑其整首诗歌是否蹩脚,是否读起来不顺畅,那么肯定是其用词或是句子构成间存在矛盾之处。然后再逐句进行斟酌,推敲具体是哪里存在问题。

16、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显然作者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17、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18、此刻,我已感到它的脉搏跳动丹心滚烫!屏住呼吸,凝固空气,

19、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浑然天成等。(资料来源于网络)

20、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五、现代诗歌鉴赏模板

1、桃花血湮没了儿女的碎身,

2、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3、诗歌本来就是为抒发感情而作,当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墨守成规,硬套格律,无异于自套牢宠,无法吞吐山河,气贯长虹!特别是初学写作的新人。当然对古诗词驾轻就熟的诗人不在此例。

4、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5、——————————————————

6、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7、春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8、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9、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10、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11、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2、流血飞弹消毁了柔梦般村镇,

1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4、了解设题,发现障碍

15、她又一次体会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煎熬,仿佛让人看见这个女子期盼时迅速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凝神侧耳倾听,多么像一朵莲花的绽开;又仿佛看见她在马蹄声远去之后失望地、颓然地重新坐到椅子上,像一朵莲花的花瓣在风中凋零。

16、徐俊国,70后,青岛平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诗人,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2年度驻校诗人。曾获“茅台杯”全国十佳散文诗人奖、第八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三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诗歌奖”、第三届中国·散文诗大奖、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西北军事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著有诗集《鹅塘村纪事》、《燕子歇脚的地方》。

17、稚嫩的小叶,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模样;宽大、浑厚的心形叶子像颗颗赤诚的心一样坦荡;

18、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抒情小诗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诗意的跳跃与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用语的独特等,要靠我们不断地去进行赏读训练。

19、是它一生同病相怜的伙伴

20、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

六、现代诗歌鉴赏

1、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2、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3、全诗的情感脉络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想这样的场景:闺中女子枯寂的等待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这声音像曾经有过的无数次一样,引起了她的满心期盼,她听着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却又越来越远,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个归人,只是一个过客。

4、“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5、关注底层观照生活——车延高《石匠》赏析

6、1920年2月间作

7、归根到底,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诗歌考验诗人的担当。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是诗人。诗人,应当具备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生活,要有浪漫的气质,对一切的美好有强烈的感知和创造。要有长远广裹的目光,高尚的情操和境界,更为重要的是将诗歌当做一种追求一种信仰。信仰,是造就神话的动力。

8、车延高,1956年2月出生于山东莱阳。2005年2月开始业余诗歌创作,已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曾获第八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称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和《青年文学》《诗歌月刊》《芳草》等刊物年度诗歌奖或诗歌征文奖,出版多部诗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