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诗歌赏析
1、连接:不何止不中断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
2、可还为江南的春日晨昏?
3、新时代,扬帆再起航。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根本。读不懂现代诗,那是脑袋进水了,或者让驴给踢的不轻。现代的读不懂,那么古诗,古文他就能读懂吗?那么他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不懂现代文明。
4、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5、追怀青春,是人之常情,历来以此为主题的诗甚多。席慕蓉这首《青春》,是独出机杼之作。诗人独特地以书来比喻青春,写出了青春值得珍藏,也写出了青春的易逝,不易保存,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无限依恋之情。
6、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7、江流中,腐尸饱涨着怨愤,
8、第十辑:郝林海 / 赵振江 / 梁志宏 / 李满强 / 吴素贞
9、耻恨印记烙在每个男女的面纹,
10、中国的传统诗歌由《诗经》开始,就是以汉语言为基础产生,并随着语音、语词、语法的发展而走向成熟,但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声律体系、意象体系都是以《诗经》、《楚辞》作为基础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审美情趣。
11、停顿:声音的中止、中断
12、唯有孝子,才有铁肩,唯有铁肩,能担道义。
13、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诗人高尚的理想?
14、亲爱的读者们!他说:“我不愿过打呵欠的生活;要更苦些!⋯⋯”
15、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16、第十三辑:孙霄兵 / 杨春茂 / 杨四平 / 梁生智 / 高若虹 / 霜扣儿 / 小西
17、①Les Nuits(缪塞《夜歌》);
18、闻一多:《也许》、《我要回来》、《忘掉她》《祈祷》《死水》等沈尹默:《三弦》《月夜》等俞平伯:《冬夜》集《冬夜之公园》等刘半农:《相隔一层纸》《铁匠》《学徒苦》等胡适:《鸽子》《老鸦》等。。。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夜》戴望舒:《偶成》《我底记忆》《雨巷》《寻梦者》徐志摩:《这是一个懦夫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何其芳:《预言》还有艾青、冯至、穆旦、卞之琳、施蛰存等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你搜一下应该能搜到的。
19、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20、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二、现代诗歌精选300首
1、石匠的性子和凿出的基石一样厚实
2、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3、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因其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极容易凋谢,花色为淡紫色或纯白色,颜色高洁、冷艳,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为哀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
4、作者用至纯至美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让我们看到了“红烛”“春蚕”般奉献的“园丁”,他们自己“青丝之间添华发”,让我们的课堂“三尺讲台铸师魂”。留给自己的汗水,带给学生的是欢乐,这样伟大的奉献,就是教师。结尾处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教师的“辛勤”,赞美了教师的“无私奉献”。读了此诗也让我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爱,为老师交上满意的答卷,那时必定能看到他会心的笑容。
5、是它一生同病相怜的伙伴
6、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对于美,对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无的,而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执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间都无影无踪。
7、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8、《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诗作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是公子驾到了。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9、常有委婉,亲密,喜悦,悲伤,陶醉,愤恨等。
10、品味诗歌含蓄之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方。
11、五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12、以凋敝的方式离家出走,
13、青马诗作的特点:托物抒情,委婉含蓄,内涵丰富,又不乏热情奔放,耐人寻味。
14、B通过最有艺术表现力的形象
15、第六辑:李兰颂 / 王久辛 / 刘纪宏 / 刘小娜
16、第十九辑:车延高/张执浩/刘益善/田禾/荣光启/剑男/黍不语
17、从当代进去,从古代出来,
18、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19、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20、——————————————————
三、现代诗歌大全100首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中国传统诗歌多依传统的赋比兴创作,在修辞手法上,基于汉字特点产生的对仗句式,获得大量的运用。而现代诗则更加灵活多变,几近所有修辞手法都可运用,但对仗的运用则相对较小。
3、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4、(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5、流血飞弹消毁了柔梦般村镇,
6、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7、他感到了春的心声、春的隽秀。接着是对苘麻花的进一步描写,这时,诗人尽管无奈和苘麻花天各一方,但他在梦中,看见了苘麻花的妩媚和翠绿的心形叶子,他沉醉于美的渴望和遐想。
8、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9、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10、谁的梦还牵含着水软山温?
11、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新体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继之《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发表新诗。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刘大白等。
12、“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13、意境:众多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艺术氛围
14、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
15、(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16、春风,吹散开多少流亡哀训?
17、(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18、了解设题,发现障碍
19、(3)按年代:分为现代诗歌(新诗)和古典诗歌(旧体诗,包括唐代律诗、绝
20、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四、诗歌《生命》泰戈尔
1、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逆选题错误项的设题技巧而言。归纳此类题的一般设题技巧,及早发现选项障碍,对于答题是有帮助的。一般说来,此类题设题障碍主要有:曲解字句;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无限拔高;鱼目混珠;故意反说。
2、第三步在我们阅读了这首诗后,谈自己的体会和感触是什么?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伟大形象。“三尺讲台”换来了“桃李的芬芳”是多么的伟大和崇高。光荣的教师将青春年华播撒在校园是多么的让人感动。这种不留名的奉献精神怎么能不让读者感动。
3、既然花只为“你”开放,而“你”却“无视地走过,”那花还为谁荣呢?“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飘零的分明是花瓣,却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实则是物化的情感。花自飘零,人自惆怅,令人回味无穷。
4、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5、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6、冰客,1973年生于湖北郧阳农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十月》《诗刊》《人民日报》《长江文艺》《诗选刊》《时代文学》等百余种报刊。诗集《河西村》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另获首届《长江丛刊》年度文学奖诗歌奖等。著有诗集《河西村》《乌鸦》等多部。
7、现代诗歌赏析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9、重音:强调重要意义,最能体现情感的实词
10、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诗人,诗歌感情真挚,脍炙人口。虽然是清朝时代的人,但是作品并不拗口,翻译过来的古体诗白话诗都是佳作,民族特点明显。《那一世》看了都会流泪。
11、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与“她丁香般的惆怅”。
12、前面两段的祈使句都是具体的动作,“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以及“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这都是“我”规划中的动作,第三段的祈使句却使诗歌进入想象性行为,为山河取名,这不是需要“明天”完成的动作,在“我”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已经完成。同样的,祝福和愿望也是所想即所成,都是在想象的同时完成,而不再需要“明天”。
13、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见《语文读本》),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4、他们手里的铁锤和凿子寻找坚硬
15、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静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6、二十三辑:郑敏/金坚范/李雅兰/瓦列里夫妇/周红兴/陈明仙/吴洪浩/颜实
17、快:急促(紧张气氛的内容,愤怒、恐怖)
18、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9、“明天再来!”?明天不来你们这里了,因为明天我还没有钱,——至少不愿给!
20、最后两句,点出来全诗的主题,他感谢梦中的苘麻花,把他带回了故乡;提示人类,多使用麻类制品,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第三段的三个“带走”,和第一段的三个“带来”呼应巧妙,这是诗人的独具匠心之设计。
五、现代诗歌自己创作
1、第十七辑:蔡丽双/萨仁图娅/纳穆卓玛/白玛央金/陈跃军/中坤集团宏村景区员工/中坤集团新疆喀什公司维吾尔族员工/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诗人代表
2、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浓的现代小诗。说它淡,淡在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说它浓,浓在诗情,浓浓的相思,浓浓的乡愁。仔细品尝这杯《乡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3、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4、《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无数花瓣。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
5、《乡色酒》是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了精华,用传统的审美形式酿出的当代人的民族情思。这种远近时间的跨越、空间距离的跳跃、“你”“我”位置的变换,虽是几字之别,却能景象迁移、情绪突变,其情由甜而苦,其思由醉而醒,其地由故园而他乡,油然而生浓浓的相思,无限的乡愁。
6、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7、诗歌写作,如果你是想学古体诗,有着严格的对仗、平仄、韵脚的注意事项,需要学习相关的技巧。
8、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
9、车延高,1956年2月出生于山东莱阳。2005年2月开始业余诗歌创作,已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曾获第八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称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和《青年文学》《诗歌月刊》《芳草》等刊物年度诗歌奖或诗歌征文奖,出版多部诗集。
10、“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
12、品味语言,挖掘诗美
13、“去!”是的,我知道:我该向哪里“去”,“两眼发着凶光”地!
14、总体风格: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15、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6、诗歌难于解读,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17、第十四辑:吴志攀 / 刘笑伟 / 唐晓渡 / 白鹤林 / 董喜阳 / 老井 / 庄凌
18、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
19、现代诗歌不同于一般文章,从写作到欣赏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评价,今天我就以“教师礼赞”一诗为例简要谈谈现代诗歌的赏析的特点及其要诀。
20、现代诗歌赏析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六、现代诗歌赏析
1、语言的孝子忍受着独身的自由。
2、这首诗的第一段,全部是述说“我”;而第二和第三段,也就是第二部分,全部是述说“我和他人”。第二部分第一句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从这里开始,“我”的沟通范围不断扩大,从亲人到每一个人,到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最后到陌生人,随着范围的扩大,否定性和矛盾性逐渐渗入诗歌,直到最后形成“祝愿”与“只愿”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