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出自《韩非子》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头雕刻了一只装珍珠用的匣子,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他。
2、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不学无术沧海桑田不远千里不因人热
5、识时务者为俊杰三生有幸尸位素餐塞翁失马
6、小时了了小心翼翼一败涂地有备无患
7、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8、寓意: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9、出处: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杯弓蛇影,恍惚无凭。意思是而且杯弓蛇影只是神情恍惚,没有凭证。
10、出自《晋书乐广传》乐广在河南做官,曾经有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也没来看他,乐广就问朋友为什么不来的原因。朋友回答说:“前些日子到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喝酒,但我端起酒杯,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不喝吧,对朋友不尊敬,喝了以后,就得了重病。”乐广想到可能是墙上挂着的那只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乐广再次邀请朋友喝酒,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乐广问朋友“看见了什么?”朋友回答:“跟上次一样,有一条蛇”。于是乐广就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病也就好了。
11、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12、千里鹅毛千虑一得巧取豪夺千钧一发
13、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14、· 乘兴而来 · 沉鱼落雁 · 乘人之危 · 车载斗量
15、亡羊补牢、人面兽心、无价之宝、囫囵吞枣
16、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17、(出自):孟子·战国《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8、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19、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20、(含义)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二、不属于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滥竽充数、坐井观天、揠苗助长、愚公移山、叶公好龙、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郑人买履、黔驴技穷、抱薪救火、打草惊蛇、买椟还珠、画龙点睛、伯乐相马、画蛇添足、自相矛盾、惊弓之鸟。
2、得意洋洋、望梅止渴、塞翁失马、掩耳盗铃
3、刎颈之交无可奈何望梅止渴五日京兆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5、世界传说故事《乞丐和狗》世界传说故事《豺和沙漠之鹰》
6、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7、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备古诗和日积月累,非常好的资料,值得收藏起来!
8、(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9、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但是一直没有意外之财,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
10、(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1、春意盎然、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春山如笑、盛夏酷暑、骄阳似火、烈日当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色宜人、秋高气爽、雁过留声、雪兆丰年、寒冬腊月、三九严寒、滴水成冰
12、(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3、寓意:比喻不主动的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14、寓意: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别人。
15、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16、发奸擿伏返老还童发蒙振落风声鹤唳
17、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黔驴技穷、抱薪救火、愚公移山、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买椟还珠、叶公好龙、画龙点睛、伯乐相马、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自相矛盾、惊弓之鸟等。
18、才高八斗城狐社鼠新官上任草菅人命
19、(hándānxuébù)
20、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三、来自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2、毕恭毕敬百感交集兵贵神速杯弓蛇影
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大头爸爸讲故事)
4、寓意: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5、解释: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6、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声情并茂、口若悬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一鸣惊人、谈笑风生、唇枪舌剑、子正腔圆、理屈词穷、吞吞吐吐、支支吾吾、闪烁其词、胡编乱造、窃窃私语
7、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8、·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9、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10、·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买椟还珠 · 马革裹尸
11、(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12、(译文):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茫茫然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病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13、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其果。
14、(译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走。
15、出自《庄子》从前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着眉头在邻里之间行走,邻居一个丑女叫东施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以后也在邻里之间皱着眉头,捂着胸口。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远远的跑开了。东施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16、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17、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18、小朋友们学了很多的寓言故事,比如《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南辕北辙》。
19、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
20、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四、出自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2、寓意:鲁班是古代传说中著名的木工。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自量力的意思。
3、·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4、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5、(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6、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7、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8、(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9、(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0、·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1、(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2、狼子野心芒刺在背买椟还珠马革裹尸
13、(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4、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后来人们用井底之蛙的故事来比喻眼界狭小,目光短浅的人。
15、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16、寓意:买了放珍珠用的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7、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当务之急开诚布公
18、·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19、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0、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五、源自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wàngméizhǐkě)
2、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数学
3、意思: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4、死灰复燃十行俱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尸居余气
5、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还是有蛮多的,稍微找了一些,如下:对牛弹琴班门弄斧缘木求鱼望梅止渴雪中送炭悬梁刺股打草惊蛇囫囵吞枣毛遂自荐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守株待兔邯郸学步掩耳盗铃:
6、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