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诗
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明代〕
2、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4、《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5、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译文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7、齐天乐(宋•杨无咎)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译文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宋代〕
9、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0、●书单|端午节绘本书单来啦!
11、七律端午(老舍)
12、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3、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4、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5、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1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7、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18、《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祁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20、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二、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
1、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2、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3、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4、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5、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7、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8、端午节古诗词100首,果然是满满的爱学习........
9、(点击购买55G书法资料大全U盘)
10、山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邀您穿梭诗画间,云游端午,祝您节日安康!
11、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13、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
14、已酉端午(明•贝琼)
15、《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6、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7、端午节诗己酉端午(2)风雨端阳①生晦冥②,汨罗③无处吊④英灵⑤。海榴⑥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⑦亦独⑧醒⑨。端午节对联日逢重五;节序天中。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节启朱明榴图南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18、(篇一)经典端午节的古诗词赏析:已酉端午元代: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
19、几人湮没几垂名。赏析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篇三)经典端午节的古诗词赏析: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20、竞渡诗(唐•卢肇)
三、端午节诗歌朗诵
1、《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2、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3、嗯,我不是什么大事,但得说一下老师发的话让你做端午节的诗。你可以联想一下南方的赛龙舟,北方的吃粽子。
4、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5、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著名。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直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汪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沾艾叶以戴之。”明清妇女都会在端午时节头簮艾花,小孩子会身贴艾虎,成为端阳一道风景。
6、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7、白蕉:按我的方法练字,三个月就见效!
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9、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0、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11、和端午(宋•张耒)
12、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13、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摸鱼儿·午日雨眺纳兰性德〔清代〕
14、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15、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6、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17、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