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兰容若
1、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
2、这荷花本就是容若栽种的,卢氏心疼荷花,不就是在心疼种花之人么?
3、你尚有老母幼子,从前你我相聚、杯酒言欢的时刻,仿佛已那样遥远,记也记不起了。
4、“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
5、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纳兰性德全诗如下: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6、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8、青年说:“我知道很多人都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我相信,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昭示这个人的一生。”
9、正如安意如写的那样:“看得见开始,猜不到结局—一生恰如三月花。”
10、或者说,大抵是因为清醒,所以再难逃这世间种种的羁绊。
11、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12、就这样,纳兰容若对卢氏日久生情,生活中任何一个片段都显得格外美好。
13、“明珠,”法璍大师低声唤着青年的名字,“因为你信,所以你不会永远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内侍卫,而终将会成为一颗夺目的明珠。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人可以直视你的光芒。因为你信,你的孩子也会用他的一生来成就他的名字。”
14、这首词突出的一点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饷”字,让徐乾学赞不绝口。
15、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6、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
17、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呢?
18、通情达理如她,并没有去追问容若的感伤,只是默默地、静静地陪在他身旁。
19、《董明珠传》⑩|门当户对,不是指家世,而是三观
20、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二、纳兰容若是明珠的儿子吗
1、这首《桂殿秋》传到京城,后来被况周颐《蕙风词话》誉为有清一代的压卷之作。
2、《董明珠传》⑧|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3、十岁那年元宵之夜,恰逢月蚀,容若便挥洒笔墨,作词一首:
4、诗词君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诗词小问答,腹有诗书的你,快来一展身手吧!
5、明珠夫妇大喜,瞧着是冬天里最寒冷的时节,便宠溺地唤这个新生的小儿为“冬郎”。
6、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7、后台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8、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9、但上天眷顾,给了卢氏机会,亦是给了容若机会。
10、《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11、明珠是铁腕权相,他的夫人铁腕虽然不够,强悍和乖戾却无人能及。记载里说明珠夫人妒性极强,以至于严禁侍女和明珠交谈。
12、纳兰容若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13、他一生只活了三十一岁,以《侧帽集》、《饮水词》传世,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14、在清朝初期的词作家里有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还像是承德。京华三绝,之一就是他。妻子是卢氏,很久就死了,所以纳兰有很多的悼亡诗,在加上他性格中的忧惧祸患,所以风格一般都是比较清新哀婉的,主张“情”,自然而出,不加雕刻。。
15、当年,一代圣主康熙远征漠北,作为从二品带刀侍卫的纳兰随驾左右。康熙手捧纳兰的“饮水词”集求教纳兰,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令人扼腕,直直“写尽相思”,古来无出其右者。
16、他们未必与你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但你知道,当你痛苦难过的时候,总有他们的默默陪伴。
17、他因此写出了太多枯槁而美丽的哀愁。其中有一首《桂殿秋》流传最广:
18、卑微的明珠就是在这个时候“高攀”上了阿济格的女儿。
19、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20、纳兰容若出生于权贵自家,自己祖上就是满清的上八旗,而且他的祖父跟随清军入关,是开国功臣,他父亲纳兰明珠是顺治帝的托孤大臣,和鳌拜、索额图等人共同辅政,只不过后来纳兰明珠因罪下狱,纳兰家族从此也就一蹶不振了。
三、纳兰容若
1、亲戚关系,康熙的第三个皇后是康熙母亲的亲侄女,是他的表姐,顺治帝和纳兰容若的母亲基本是堂兄妹了,所以康熙算是纳兰容若的表哥
2、纳兰容若无疑是大清第一才子,是“中兴词坛第一人”,也是中国诗坛用情最深的诗人,没有之一。
3、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北京城下着大雪,看似一个寻常不过的冬日,明珠府喜气洋洋。
4、一起来刷古代网红诗人的朋友圈吧!
5、吴兆骞归来后,到纳兰府上拜谢,却在一间房间内的白壁上,见到一句题字:
6、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7、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一个是认定的转世灵童,却寻觅着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之法;一个是注定的庙堂权臣,却常有远离高门广厦,心系山泽鱼鸟之思。
8、法璍大师轻轻地答道:“只要你信,事情就会成真。”
9、而作为吴兆骞挚友的顾贞观,也并不好受。
10、法璍大师笑说:“他们说得对,你也说得对。”
11、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12、一开始,二人的感情,平淡、冷清,只是相敬如宾,他们陌生,毫无感情基础。
13、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无用。
14、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15、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7、紧接着,诗人以杜甫自比,将吴兆骞比作李白。
18、《纳兰容若词传》①|我只活了31岁,却让你们怀念300多年
19、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20、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四、纳兰容若和纳兰性德是一个人吗
1、康熙十二年二月,会试开始,主考官有杜立德、龚鼎孳(zī)、姚文然和熊赐履。
2、那是康熙三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本该满月流光,却发生了月蚀。十岁的纳兰容若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这个特殊的景象:
3、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4、因此妻妹取字静志,朱彝尊也以静志二字题名自己的居所。
5、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6、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7、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8、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9、毕竟没有结果的感情,总归是要消逝,无法拥有的人,总要学着淡忘。
10、说是雅克萨之战,但纳兰性德也就是前期去看了看(顶多算是“侦察”敌情),真正的战斗他并没有参加。
11、人间热闹,神仙也不甘寂寞。
12、后来,纳兰容若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3、《忆秦娥》(最爱这一首,尤其最后一句)
14、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是蒙古人,本属于土特默氏。这一支蒙古部族在征服了满洲的那拉氏后,却放弃了土特黙氏的本姓,改用了那拉氏的姓氏。纳兰明珠的的“纳兰”就是“那拉”的另一种汉译。
15、“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
16、明珠点头道:“这句话是说君子之行。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成就着自己的德业。这些言行都是外显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感受到。”
17、更无人处月胧(lóng)明。
18、读过《红楼梦》的人,一定也会觉得容若与贾宝玉有几分相似。
19、两个人在一起,有什么比灵魂契合更珍贵呢?
20、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五、纳兰容若词最惊艳的句子
1、一刺怀中磨灭尽,回首风尘燕市。
2、俗话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3、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南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4、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5、朱彝尊一介落拓文士,生活几乎不能自给。原本娶妻的时候,妻妹年仅十岁。因为贫穷,他便入赘岳父家。
6、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州正黄旗人,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明珠,官居大学士。容若早年曾中进士以后一直为康熙作侍卫,年少時就很有才华,爱好文学,擅长写词,是清初卓负盛名的一位满族大词人。
7、两个难逃命运的人,怀揣着同一种淡泊离世的深情。在一生的寻觅与伤怀中,留给我们一篇篇绝世情话。
8、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9、若我从未遇见你,是不是就不用受这离别的苦楚。
10、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11、这里有一个典故:唐太宗要赐桃给隽公,发现有一个难题:不知道怎样措辞,因为说“奉”把对方抬的太高,说“赐”又显得过于高高在上。
12、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
13、那我们暂且相信,这个家境殷实,父母宠爱的小冬郎,是与生俱来的忧郁吧。
14、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15、最后,吴兆骞也被下令流放到宁古塔。
16、非关辟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17、和容若的通志堂书斋一起落成的一座庭园,便是渌水亭。后来,它成为容若一生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18、记得在安意如的书中,是这样描写卢氏的:
19、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忆平生
20、滔滔天下,竟不知知己何在?忆往事,泪纵横。便不觉吟出了诗集中的那首《百字令·自题画像》:
六、纳兰容若
1、康熙六年,落魄汉族文人朱彝(yí)尊编成了他的第一部词集《静志居琴趣》。他因此破了中国词史上文人填词只为歌妓而写的通例,将这部词集写给了身为良家妇女的妻妹。
2、连他的父亲明珠,都曾感叹:“他什么都有,什么都好,为什么就是活得那么不快活呢?”
3、“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4、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5、这句话成为京城士大夫中最流行的一句禅机,而且是唯一一句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禅机。
6、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7、顺治十二年腊月公历1655年1月9日。
8、杜甫为李白消瘦,我则为你而日渐消瘦。
9、明珠一怔:“这么说,你已想好了犬子的名字?”
10、他倔犟地抓住了汉语文明里一颗颗诗词的种子,将它们播种在自己的花园里,冀望着有朝一日开花结果,光耀千秋。
11、或许,就像贾宝玉与林黛玉第一次相见的模样,第一眼,就穿越了前世今生,仿若久别重逢。
12、这个时候,容若的乡试主考官大学者徐乾学派仆人送来一筐樱桃。容若知道,新科进士发榜的时候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自唐朝起,新科进士们便形成了以樱桃宴客的风俗。
13、关注视频号@古代诗人朋友圈
14、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15、那是在顺治十四年(1657),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却不幸涉入“丁酉科场案”。
16、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7、可真正实施起来,才晓得,这个承诺想要兑现,实在比登天还难。
18、但最好的朋友,一定是像三毛所说的:
19、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富裕一点,他完全可以娶妻妹为妾。只可惜他以设馆授徒为业,处境艰难。妻妹只好出嫁了,但嫁得并不如意。
20、李白曾被流放夜郎,而吴兆骞则被流放宁古塔。
1、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2、人呐,应该学着向前看。
3、在这一年,首先是在顺天乡试科场,爆发了大规模的科场作弊案。为了从中牟利,主考官竟公然受贿,内定中榜的考生达千余人。
4、另一个就是名不见经传的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他的《静志居琴趣》和《江湖载酒行》已经悄然在京城流传。人虽籍籍无名,词却是绝代风华。
5、其中最著名的第一首中的最后两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便是成语“雏凤声清”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