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菊花古诗
1、《九日送别》王之涣(唐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2、后期制作:点此☞《酷音工作室》简介
3、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4、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5、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6、唐人郑谷为僖宗时的进士,人称郑都官。他与黄巢是同时代人,想必黄巢的大名对郑谷而言也一定如雷贯耳。据史书记载,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可见郑谷同样有着一副傲骨,不像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等人,在大军压境时,竟然不顾自己的身份,亲率文武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黄巢。这首咏菊诗可能是郑谷归隐山林后创作的,但对菊花明艳高洁独具神采的描述,与其风雅工丽的诗风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样的咏菊之作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无论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还是范曾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他们咏物的题旨,无非是寄寓文人自命清高的思想,但在黄巢的如椽巨笔下莫不顿然失色。
7、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8、菩萨蛮·秋风扫尽闲花草
9、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0、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11、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12、飒飒秋风中,满院的菊花开了,嫩蕊透着轻寒,香气中带着些许冷,那蝴蝶儿、蜜蜂不愿来。有朝一日,我若做了那花神,将安排她和桃花一同在春天盛开。
13、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14、cǐ huā kāi jìn gèng wú huā
15、马一岁岁平安、芝兰于室
16、一样的农民领袖,李自成恋的不是菊花是美人陈圆圆;项羽也无此雅好,他沉湎于美人虞姬的儿女情长。因此黄巢以前黄巢以后,菊花只是另一种疑似的花卉,真正的菊花只开了短短九年。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8、qiū cóng yào shè sì táo jiā
19、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20、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二、菊花古诗元稹翻译
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2、九日(唐·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翻译:九月九日重阳节,开门自然能看见菊花。陶渊明没想到也曾在这一天无可奈何之时,有一个来送酒的人问道哪里是陶家。
3、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原文:《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释义: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6、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产量居首。
7、译文:荷花已经落尽,连擎雨的荷叶也凋谢枯萎了;秋菊也已开败,却还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独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8、白话释义: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9、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10、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11、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12、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3、(本期策划)芝兰于室,河北沧州人,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朗诵,对朗诵孜孜以求,致力追求自然真挚的朗诵风格喜欢用最自然的声音,最朴实的情感诠释优美的文字。
14、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15、觉得有用就点「在看」吧
16、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17、菊花古诗托物言志。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18、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19、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20、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三、菊花古诗
1、《饮酒·其四》陶渊明(魏晋)
2、译文:飒飒秋风中,满院的菊花开了,嫩蕊透着轻寒,香气中带着些许冷,那蝴蝶儿、蜜蜂不愿来。有朝一日,我若做了那花神,将安排她和桃花一同在春天盛开。
3、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4、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边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流清气满乾坤。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题菊花诗词名:题菊花作者:黄巢朝代:唐体裁:七绝类型: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折菊杜牧诗词名:折菊作者:杜牧朝代:唐体裁:五绝类型: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6、僖宗乾符元年,中原要么水灾,要么大旱,“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以至于可以载舟亦可覆舟的百姓“冻无衣,饥无食”,“号哭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在这样的形势下,身为盐商的黄巢才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义军“整众而行﹐不剽财货”,从而在短短数年后,乘坐金色肩舆的黄巢带领他身穿锦袍,束以红绫的队伍“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地开进了长安城。
7、bù shì huā zhōng piān ài jú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0、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11、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1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14、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5、(朗读者)马一用文字丰富内心,用情发声,传递人间真情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7、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8、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19、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20、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四、菊花古诗第二句诗人什么的情态
1、《寒菊》郑思肖(宋代):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译文: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诵读:东草汉方、雪花飘飘、润物
4、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5、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6、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7、◆本刊为“三木秉凤杯”征文展示平台,详情关注主页投稿
8、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
9、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1、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12、这首古诗《菊花》的意思是:重阳佳节还没到,而诗人就写诗庆祝。秋风吹起来了,花儿纷纷飘落。带了九九重阳节,只有菊花傲然挺立。对着寒风开放。这是菊花的世界,也是金色的世界。看吧,大街小巷、庭前屋后,到处都开满了黄橙橙的菊花。它们黄得那么艳丽,那么抢眼,就像战士披上了黄金盔甲。它们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浸透长安,直冲云天。
13、不知菊花因黄巢而黄,还是黄巢因菊花而姓黄。反正菊花生来好像是为黄巢绽放的,也是因黄巢的离去而花颜顿失。
14、táng yun zhěn
15、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16、唐 元 稹
17、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18、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9、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2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五、菊花古诗赞美了菊花怎样的精神品质
1、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长安九日诗》
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下文是古人写的一些赞美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6、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7、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8、秋 丛 绕 舍 似 陶 家,
9、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1、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2、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13、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1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5、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1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8、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1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0、马一岁岁平安、芝兰于室、也许、
六、菊花古诗
1、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2、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3、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4、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5、五•(寒菊/画菊)宋代:郑思肖诵读:花飞雪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7、júhuā菊花tángdài:huángcháo唐代:黄巢dàidàoqiūláijiǔyuèbā,wǒhuākāihòubǎihuāshā。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chōngtiānxiāngzhèntòuchángān,mǎnchéngjìndàihuángjīnjiǎ。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8、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
9、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2、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13、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14、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15、菊花所以是草根之花,不属于权贵。
16、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17、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19、公元875——884年,那是一段波澜壮阔,腥风血雨的日子,也是菊花开得最为灿烂的岁月。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的黄巢,在长安皇城大明宫前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谁能想到少年时的黄巢还是一个赏花恋菊的雅士呢?也是在长安廓城的朱雀大街上,那个头扎浩然巾,背负书笈进京赶考的书生,面对金铸玉雕,蕊寒香冷的金菊情不自禁放出一腔豪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0、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3、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4、(朗读者)润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寻找最有魅力声音”获得铜奖,天津市朗诵大赛二等奖,河北电视台你最声动节目“十强选手”和“最佳台风奖”,第二届夏青杯网络赛区第一名。
5、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6、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7、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8、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9、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10、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11、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1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3、白话译文:菊花绽放的时候,并不在百花丛中。菊花独立地疏远篱笆,但是它的趣味却丝毫未减。菊花宁可在枝头枯萎,守护着最后一丝香气,什么时候你看见过菊花被吹落在北风当中?
14、(朗读者)四月蔷薇。就职于北方一座小城电视台,酷爱诵读,声音知性温婉。芳华易逝,愿用声音留住青春岁月。多家平台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