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古诗(145条精选)

2024-04-09 11:13:45 59 0

一、国庆节的古诗

1、即可免费订阅,放心关注!

2、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3、国富民强歌盛世,中华儿女享康宁。

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5、临国庆,道青春风采,挺立中坚。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8、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9、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11、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12、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13、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14、你好,有关国庆节的古诗真的没有,这个并不是古人不爱国或者什么的,只是因为在当时还没有国庆节这个概念,真正的国庆节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建国以后,新中国成立,才明确的提出国庆,总得来算也才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样子,所以你要的国庆节的古诗,是真的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不过你可以找一下现代国庆节的诗句,还有古代爱过的诗句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一种方式一直执着下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5、我看到最绚丽的景象——

16、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17、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18、今朝起,领风骚千载,万众心间。

19、六十九年风雨径,共祝未来更光明。

20、祖国,是每个国人冀望的期许!祖国,是我心底最动听的旋律!这天我们手持接力的火炬,未来让我们与你一路同行!

二、国庆节的古诗

1、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看风云世界,五湖四海,巨龙耸立,上下千年。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6、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9、而今白鹿奋清风。山长水远不知踪。

10、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11、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12、啊,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难忘,

13、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14、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15、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

1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7、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18、国庆节的由来或来历

19、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20、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国庆节的古诗100首

1、赞将精士勇,丹心烈烈;笔绘新晴,峥嵘凌风,傲骨凝成,欢歌谱就,鸽唤和平伴青松。

2、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6、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7、|专注中小学教育十二年,情怀依然...|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9、中国梦,辟千秋伟业,大美无穷。

10、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11、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

12、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13、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14、这首诗是龚自珍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15、关于国庆节的诗词如下:

16、长鼓方圆,笙歌一路,枫叶凌霜叶正红。牵魂处,看海空碧蓝,鸥鸟争雄。

17、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8、《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9、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0、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四、国庆节的古诗大全300首

1、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2、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3、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巍巍屹立永辉煌。

5、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6、1关于国庆节的古诗4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2

7、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8、《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9、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10、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1、牵魂处,看海空碧蓝,鸥鸟争雄。

12、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14、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5、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之轩教育

16、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7、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18、华夏河山遍红旗,中原内外皆兄弟。

19、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20、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个节日的,以下是国庆的现代诗:《国庆节抒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巍巍屹立永辉煌。五千年所文明载,亿万贤英仁德彰。《国庆节》十月一日国庆节,五湖四海话和谐。六十六载天地改,明朝还看梦中国。《喜迎国庆节》花团锦簇喜相迎,锣鼓喧天奏乐鸣。国富民强歌盛世,中华儿女享康宁。《联欢国庆节》喜逢盛世全国庆,快乐平安送你来。爱系亲朋连四海,真情祝愿笑开怀。《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五、国庆节的古诗七言绝句

1、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2、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不成立。今年才是滴68个国庆节,哪里来的国庆节古诗呢!但是宽泛一点来说也可以有,因为“国庆”这个概念自古就有了,指的是皇帝登基的日子,或者皇帝的生日,举国同庆。之轩教育搜罗了一些有关国庆节的古诗,汇总成国庆节的诗句大全,希望有点用。

4、《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9、有关中秋节的诗: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有关国庆节的诗——《沁园春·贺国庆》:万众欢歌,彩带飘扬,国富民强。看中华新貌,繁华昌盛,大江南北,万物呈祥。尽洒祥光,普天共庆,科学腾飞奔小康。情欢畅,赏国徽闪烁,照亮东方。三军威武刚强,镇守国防怀揣四方。赞铜墙铁壁,豪情霄汉,男儿热血,震世名扬。华夏儿孙,劈风斩浪,探索追求斗志昂。前途亮,快风扬帆创,一展辉煌。

10、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1、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12、很快,就要迎来国庆大典,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唯有诗歌才能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诗人也以诗歌来赞颂伟大的祖国,那么关于国庆节的古诗诗句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国庆节的古诗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13、而今长征路踪,叹万众一腔热血浓。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5、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1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1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9、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20、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六、国庆节的古诗

1、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

2、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5、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1点文章最上面蓝字体“辣妈宝贝1”添加关注

8、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9、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1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13、千古英雄,太平盛世,锦绣前程满故园。

14、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5、到秋天葡萄成熟的吐鲁番果香……

16、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7、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8、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9、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3、华夏神州,万里河山,换尽旧颜。

4、灯红歌不歇,明月照长沙。

5、有南方新省,北疆春色,放歌东海,西北高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0、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1、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3、花团锦簇喜相迎,锣鼓喧天奏乐鸣。

1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6、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7、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9、年代:现代作者:毛泽东

2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故关于现代意义“国庆”的古诗是没有的。

3、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4、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