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
1、这里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谓是千古佳句,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溢于言表的悲凉伤感。这首诗歌在李贺去世后,便流传开来,人们也逐渐认真地去看待李贺的诗歌与人生。
2、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4、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这段经历也给了他在诗歌上很大的启发与磨砺,从此,他的诗歌中对于讽刺官场的描写更加入木三分。这一时期写下的60篇诗作也奠定了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
6、下句为:人间正道是沧桑!
7、参考资料:《唐诗宋词选集》、《旧唐书》
8、等到李贺十五岁时,他的名气就已经传到京城了。正常来说,年少成名的李贺今后的人生不说荣华富贵,也应是顺心顺意。但是,“天妒英才”这四个字在他身上应验了。
9、“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是:
10、革命的形势如暴风骤雨,南京城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的千军万马强渡长江天险,如同迅猛异常的风暴。职攻蒋军占领的南京城。
11、天如果有情 天也会变老,(强调变化)。人世间的正路是“沧桑”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字面意思:若想坚守正义 为心中崇高理想奋斗必须经历很艰难的挣扎,亦或苦难挫折,方可成就正道。(有部孙红雷 黄志忠主演的电视剧就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在特定的年代下或许更有感觉)
12、李贺是唐代的诗人,当时他作出这首诗的这一句,无人能对上下一句。一直到了宋朝,终于出现了一个诗人叫石延年,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欧阳修齐名。有一次,他去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把酒言欢之际,不禁想起了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吟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令全场拍案叫绝。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有人作出了下一句,实属难得。而且这首诗在意境、对仗、声律方面,都完美的与上半句匹配,着实惊艳。
13、当然,历史上的对句还有很多,但似乎在对句词句格律合格的前提下,仍以石延年的对句最为精妙,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老天如果有情,老天也会苍老;明月如果没有恨意,该当是不分初一夜夜都是圆的。擅长对对联的大家,是不是能对出更好的下联呢?
14、而后经过发展,诗歌的类别逐渐多样,语言风格也有了区别。到了唐朝,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诗歌也得到了繁荣。这时的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和现实主义诗圣杜甫,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15、这句话在当时就很有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唐朝很多文人墨客都想要工整地对出下一句,最终都发现都是徒劳。
16、石延年却只是不听劝,豪饮一坛酒后,豪迈地吟诵出,“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在座的人们听后都沉默不语,暗自品鉴这两句的妙处,片刻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
17、一年春天,李贺告病回老家休养了。回到家中的李贺又不甘心就此埋没,于是出发去南方谋求发展,但从后来的诗作里可以看出,“九州人事皆如此”。这次南游的结果大约也不妙吧。
18、(毛主席诗词书法《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话说,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先是感慨刘郎(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沉迷修仙,在宫殿中修筑了金铜仙人,但生命短暂而且不由人定,最后还是归于尘土。
20、“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怎么接
1、跟包拯同朝为官的还有一位诗人,叫孙洙,孙洙的策论写的好,当时取士的方法主要是看策论,包拯其实也是个策论高手,包拯为官的底气是他的政治见解,并不是小说、戏曲里传说的那些断案故事以及铁面无私的黑脸判官典故。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包公》开头有一首歌,其实作词者本人就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真是好诗,值得一读。扯远了,接着说孙洙,孙洙写过一阙《河满子》的词,词中有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只不过是情绪的递延,不能算对联,就仅指词的格局意境,李贺讲完的他只不过又补了一刀罢了。至于对联,更算不上,因为,字数都不对。
2、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墨连城,东岳的八王爷,外表俊美,与曲檀儿相爱后,成为了宠妻狂魔,看似文弱,实际生武艺高强,且深藏不露。
4、《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5、“天若有情天亦老”指的是说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老。李贺用这句表达了他对他所处时代的无奈及悲天悯人的情感。
6、再大的困难、再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顺应规律、顺应民意,就没有我们完不成的事业。
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8、同年十月十四日,他又返回了长安。元和九年(814年),随着身体每况愈下,李贺决心请辞回家。在途经洛阳时,写下了《金铜仙人辞汉歌》,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9、虽说诗鬼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极具强烈伤感情绪,但此佳句一出,却成为很多人的大爱,文人雅士们就将此句从诗中摘出来,专门化为对联的上联,看谁能对得出绝妙下联。可以说唐朝天才诗人灿若繁星,但无论人们如何殚精竭虑,对出的下联都达不到上联的意境高度。就这样时光荏苒,终大唐一朝竟没人能接上合理的下联,慢慢地,大家也认为此诗句“奇绝无对”,恐怕无法对出下联。
10、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1、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12、“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如老天像我们人一样,天会荒,地也会老,世间的一切将会不复存在。下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的意思是月亮如果没有了怨恨,它会一直保持着圆的形状。这两句对仗工整,意思也较为相近。可谓是众多作品中最完美的一个了。
13、天如果有感情天也会老,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包括天。那反过来讲,那为什么天不会老而能长存于世呢?那就是因为天没有感情。我们当然不是要冷血,而是在做重大决策时不要加入主观情感而是要顺应客观发展规律。
14、因父亲的名字跟科举犯讳,导致李贺无法参加科举,一生空有壮志却怀才不遇,这对李贺是个不小的打击。而在他的很多诗中都体现了他对建功报国的渴望,诸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等莫不如是。虽然后来又重返长安,荫官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之久。在为官三年期间,李贺结交了一批挚友,但也看到了很多社会的黑暗。同时,他做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的作品。
15、该句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后来,许多诗人都将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上句,自己对出下句,形成一联,但大家听后都觉得不够滋味,难以搭配。直到200多年后的宋朝,喜爱饮酒的诗人石延年在一次酒宴上,借着几分酒意便要尝试为李贺续句。
17、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怀念起往日的君主的时候,铜人都忍不住流下如铅水的泪滴。
18、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铜人不禁潸然泪下。
19、整句的意思是:追求真理确实很苦,但也值得!
20、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辞汉歌作者: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是什么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
1、世界发展的正常规律就是要变化,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沧海也会变成桑田。
2、"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
3、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假设上天有感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都是尽力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才形成的。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是有知觉的,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5、有意思,天若有情和人若有情是一样一样的,感情容易使天和人憔悴,所以感情丰富的天容易老。人有情,伤心情,所以容易早死。这句话深刻的告诉我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得早”的哲理。回答完毕!!!!!!!!!!!!!!
6、李贺留下的诗作中,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被后人争相传颂引用,尤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全诗内容是
7、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8、一次聚会上,来了不少文人墨客。酒过三巡后,有人把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拿出来对对子,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对下联时,已经喝多了的石延年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众人听后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人鼓掌,大家都回过神来,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9、该剧改编自梵缺的小说《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讲述了梁洁饰演的尚书千金曲檀儿,意外邂逅东岳国万人瞩目的八王爷墨连城,二人历经波折,由猜忌、试探再到信任、相爱,终成欢喜冤家的爱情故事。
10、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1、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12、可见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李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没落不被人知。因此其父李晋肃,早年也只是被雇为“边上从事”的小吏。尽管诗人李贺对自己拥有高贵的血统而自豪不已,但迫于生活的窘迫,他在《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的诗词中写下了:"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描写当时家境的困顿。家道的早衰已经无缘富贵,再加上父亲李晋肃的病故,家境就更加凄凉了。为此李贺只能通过科举进身改变自己的命运。
13、后来,石延年酗酒成病。据说,宋仁宗因为爱其才,还劝他解酒,但他并未听劝,导致自己中年早卒,享年47岁。
14、《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全诗共十二句,一般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15、放在这首诗里,天若有情天亦老,象一声沉重的叹息,伤感情绪由此蔓延开来。有说不尽的悲伤递次涌上心头。但这句诗的格局又是大的,把个人的情感跟上天的命运联合起来述说。所以后来毛主席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封不动的引用了这一句,正是由于它的大格局,但是毛主席在后面跟它凑成一联的下联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虽词性格律稍不工整,但格局更大,气象更豪迈,更主动,也更乐观,这当然是伟人才能做到的事。
16、当时,众人只当玩笑,因为石延年的文章风格豪放,而且他喝醉后行为更是不拘小节,这种状态下续出的诗句,恐怕也是不能让人满意。
1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魏国的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但是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便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20、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四、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对联
1、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诗中的意思是说: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2、“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此诗一问世,很快成为当时的名曲。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诗人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现下半句,成了千古绝对。而李贺在诗歌方面是杰出的天才,只可惜早早离世,如果他再多活几十年,应该可以留下更多佳作。
6、李贺字长吉,生于安史之乱后的唐德宗时期(中唐),家居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是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原本大诗人李贺家是地道的名门望族,其远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和当时的大唐皇帝还能扯上点关系。然而,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李贺父亲这一代李家已经家道中落了,只能以落魄的贵族形象隐居在一个小县城。李家落魄到什么程度呢?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大肆杀戮李唐王室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支皇室远亲。
7、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自然就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尤其是盛唐是一个盛产锦绣华章的年代,冠绝古今的唐诗,一直被世人传送。人们张口可颂李白,闭口能背杜甫,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然而,在唐代灿烂的诗歌长河里,闪耀着的不仅只有诗仙、诗圣,还有一个有着波涛诡谲诗风的诗鬼李贺。作为年少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佳作辈出,其成就甚至可与李杜齐名。比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佳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出自诗鬼李贺之手,而且这句诗出现之后,唐朝诗人居然没人能接下句,直到200年后的宋朝,才由一个酒鬼诗人接了下半句。
8、曾经有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老!李贺用这句表达了他对他所处时代的无奈及悲天悯人的情感,而毛主席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骨子里已少了无奈!这句诗很巧妙,用反证,间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怀!而"月如无爱月长缺"是改编的句子,是说月亮如果没有感情也就没有阴晴圆缺.
9、▲唐朝“诗鬼”李贺曾创作“天若有情天亦老”,当代无人能对,直至200多年后,宋朝时才有能人对出下半句。(图/翻摄百科词条)
10、这句话是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指,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有生活阅历的人,用来劝诫走上迷途的人,意思是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必须要走正道!
11、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12、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13、“天若有情天亦老”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本句大意是:(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如若天公也有感情的话,它也会因为过度悲愁忧伤而衰老。在李贺原诗中,〜是写汉武帝时铸造在长安的金铜仙人被魏明帝随意拆迁运往洛阳。金铜仙人非常悲伤,泪珠似铅水般流淌。诗人说苍天如有感情,看到这种悲伤的气氛也会变老的。现在人们常以此句衬托人们的多愁善感,以至早生白发;毛泽东在七绝《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则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说人间巨大的革命变革感天地泣鬼神:“〜,人间正道是沧桑。”。
14、这首诗,题目里说的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15、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眼中凝结的泪水如铅水般沉重冰凉。
16、此人性情豪放,嗜酒,是一个酒鬼,而且酒量过人。石延年特别钦慕古人的奇节伟行和非常之功,故喜欢像古人那样狂饮。当时有个叫刘潜的人,很喜欢和他比酒量。京都有一家新开的王氏酒楼,他俩就去此地喝酒,从早喝到晚,一句话也不说。次日,京都的人都说有两位酒仙,在酒楼里喝了一天,面不改色。过了一段时间,百姓才知道那两位酒仙就是石延年和刘潜。
17、曲小檀,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少女,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成为了东岳国的曲家二小姐,不曾想遇见了墨连城,从此开始了斗智斗勇的生活。
18、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19、他七岁时就能作诗,而且写诗的速度极快,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七岁时,文学家韩愈、皇甫湜来到家中做客,李贺很快写了《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两人看过会大吃一惊。
20、中举后,他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一群妒忌李贺才华的人诬陷李贺,使得他只能放弃考试,离开了京城。没办法参加进士考试,使得李贺备受打击,他为此写下了很多诗作来抒发心中的愤慨。
五、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几种
1、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像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但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2、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3、这句话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4、画栏旁边种着一棵棵的桂树,它们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长安城中有着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
5、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6、自然界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在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7、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产生兴亡之感的原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唐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8、见证了汉朝兴旺的金铜仙人最终还是被魏明帝搬离了长安,在离开汉朝宫殿时,金铜仙人也伤心地流下泪水。离别长安的路上,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