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庐山的诗句
1、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2、白话文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庐山瀑布: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4、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5、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6、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9、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10、问题:描写庐山美景的著名诗句和文章有哪些?
1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2、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 白居易《宿东林寺》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15、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7、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8、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9、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二、古人赞美庐山的诗句
1、望庐山五老峰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2、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3、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4、滕王阁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朝,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5、关于此诗的写作时间,有人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
6、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7、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
8、《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9、”日照虹霓似”,可从看出诗人是在晴空之时描写庐山瀑布泉的壮丽景色。鉴于其他爱好者早已选登面世,故相同的不再罗列。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赞美庐山诗句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2、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1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4、诗中提到的快阁在吉安市泰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是全国闻名的古建筑之一。
15、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16、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17、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18、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9、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20、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三、赞美梅花的诗句
1、苏东坡是千百年以来人们共同推崇的才华横溢之人,他创作的经典诗词名篇至今传诵不绝。而其中有三首诗都与我们江西的庐山相关,充满了哲理和禅机,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4、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5、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6、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7、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 贾岛《寄白阁默公》
8、诗词曲赋提升旅游旅行的品味、愉悦、惬意,而旅游则激发人们创作诗词曲赋的冲动、激情、灵感。
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0、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11、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12、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15、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日照香炉升紫烟,摇看瀑布挂前穿.飞流直下三千尺,仪式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8、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9、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20、1929年,毛泽东写于瑞金。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
四、赞美柳树的诗句古诗
1、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2、唐代诗人李白赞美庐山及庐山瀑的有好几首,赞瀑布的有两首,有一首赞五老峰。《登庐山五老峰》:
3、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4、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5、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6、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7、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8、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9、《庐山仙人洞照》是江青所摄。这首七绝属于”题画诗”。如同唐代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题画诗的显著特点是切题,即诗意与画面內容一致。毛泽东的这首七绝,四句诗”起、承、转、合”恰到好处。首二句的”劲松”从容”,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劲松人格化。庐山的”劲松”象征什么呢?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10、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11、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1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13、这是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14、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1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6、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17、这首诗,极力赞美了景德镇的瓷器,通篇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将景德镇瓷器与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郎窑、定窑等天下名瓷作对比,指出了景德镇的瓷器实集诸窑之大成。
18、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19、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0、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其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五、赞美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1、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2、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3、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4、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5、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6、钱珝这首诗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只是描写了庐山普通的风景,还有寻常之物,可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庐山,无疑是表达出庐山的雄伟,还有烟雨朦胧下不一样的庐山,所以这首诗与李白和苏轼的都不太一样,从细腻下入手,然后一点一点地把庐山最神秘的部分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也就让这首诗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美,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好像就站在庐山脚下仰望。
7、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8、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
9、唐代诗人白居易登庐山,时值山下桃花已谢,大林寺桃花正妍,即兴赋诗一首。而今大林寺已难寻觅,但白居易咏诗的花径犹在。
10、这首诗是陶渊明隐居在庐山脚下田园生活之后著作的,主要体现隐居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欢喜及对大自然的赞叹。
11、景区由九江十景之一的“梦幻西海”和“天上云居”组成,分为莲花城、青石湖、桃花溪、鹿角尖、百湾迷宫、红岩潭六大景区。
1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
13、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14、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15、李白(701年-762年)
16、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8、《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代:张九龄
19、虽然是在写庐山,可是钱珝还是从庐山的细腻处入手,然后层层推进,又描写了当时的心境,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也为此诗增色不少,从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也流露出了些许的忧愁。原本是要攀登庐山,可是由于有了风雨,难以爬到山顶,由此诗人想到了人生,好像是同一个道理,为此诗人才会以此来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20、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六、赞美庐山的诗句
1、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4、白话文释义: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5、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
6、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8、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9、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0、《彭蠡湖中望庐山》唐代:孟浩然
1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银河落九天《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知转入此来《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同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此山
12、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3、赞美庐山的诗略知一二。伟人毛泽东赞美庐山的诗作有两首,一首七律,一首七绝。
14、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
15、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16、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19、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20、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2、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3、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4、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长江: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5、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6、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